“十四五”时期,是建设“百年女大”奋进期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女子大学建设进程,根据国家、山东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19〕76号)等,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学校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明确发展目标,不断探索实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一)抢抓发展机遇,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开启了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对学校升本以来在明确办学定位、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特色办学、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充分肯定。学校以评估为契机,以“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为指引,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全面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和规范管理,实现了“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得到保障”,为今后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坚持强化优势,凸显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院部设置,新成立经济学院、音乐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调整成立工商管理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学院部从10个发展到14个。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产业开展专业建设,本科专业由25个增至39个,初步形成了对接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体系。9个专业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工商管理和学前教育为核心的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
(三)坚持内涵发展,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制定《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明确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推动形成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四平台+四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10门课程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推行学分制改革,探索实行弹性学制,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推进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辅修第二专业、微专业教育教学,与企业共建智慧商务产业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52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获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持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了由专业实践、实习、综合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等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调整优化实验室布局,启动建设商科综合实验中心。
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发挥山东女子创业大学作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全省妇女创业培训,获评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山东省省级众创空间,学生自主创业注册公司120余家,在数学建模、“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60项、省部级奖340项。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连年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活动,形成了“清照讲堂”“唐槐树下话成长”“青春女院”等校园文化品牌和“传爱行动”社会实践品牌。生源和就业质量持续向好,招生省份由13个增至19个,在校生规模由1.14万人增至1.49万人,本科在校生占比达到72.47%;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优质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海外合作院校达到48所,累计派出133名学生到国(境)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
(四)坚持学科引领,强化产教融合,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出台《重点学科建设与硕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实施方案》《重点学科建设绩效考评办法》,启动第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加快申硕条件对标建设步伐,新建学科人才团队6个,“女性音乐学”“文化旅游研究”获批“十三五”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智能媒体与交互设计重点实验室”获批“十三五”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实验室。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学前教育研究院、家庭研究院、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等研究机构,获批“十三五”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地、山东省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山东省家庭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实施“科研筑峰工程”,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零的突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再突破,获批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57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631.5万元,出版学术著作97部,发表C类及以上学术论文174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连年举办“女性生存与发展”等系列社科论坛,多次获山东社科论坛十佳和优秀论坛。持续推进妇女理论和妇女问题研究,组建6个妇女/性别研究团队,出版妇女/性别研究专著、译著7部,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
对接全省“十强”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学科专业群、产业研究院、智库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1个,2项智库成果获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承担山东省“十三五”乡村旅游规划调研起草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参与山东省饭店服务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休闲农业采摘园管理与服务规范标准》、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等起草工作和山东省家庭教育立法、山东省家风建设现状等调研工作;牵头起草《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参与起草教育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计划》和《山东教育现代化2035》学前教育部分;先后开办两所幼儿园,积极服务区域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继续教育工作,获批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先后培养成人学历学生6295人,培训妇女干部、幼儿园骨干教师、企事业单位员工等3738人。
(五)坚持人才强校,创新政策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全职引进”与“柔性借智”相结合,大力引进博士、学术带头人或专家学者。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实施“北大山人才工程”和高级职称直聘制度,教师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发挥教师发展中心作用,狠抓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引进高层次人才69人,直聘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比由30.3%提高到38.9%;有80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教师由56人增长到115人;累计遴选“北大山人才工程”人才26人,先后选派近百名教师到国(境)内外访学交流和短期研修,90人次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践,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1个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团队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1个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立项建设团队,1名教师获批国务院特殊津贴,3名教师获批山东省高校产业教授,2名教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在全省“超星杯”高校教师教学比赛、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荣获各类奖项11项。
(六)坚持科学管理,强化内部治理,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建立党委书记和校长经常性沟通制度。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修订《山东女子学院章程》,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近300项,进一步厘清部门和岗位职责,完善各部门、各单位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坚持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代会、学代会、妇代会、工代会,重视发挥各民主党派、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退休职工、校友等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推进综合改革,制定实施《山东女子学院综合改革方案(2017-2022年)》,稳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改革和职称制度、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等,激发办学活力。改革任期目标管理办法,突出量化管理和实绩导向,将年度考核与任期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考核激励作用进一步凸显。
(七)坚持优化配置,提升保障能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完成246亩建设用地不动产登记手续、既有建筑的规划核实和消防整改验收,对校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先后建成教学实训中心、8-10号学生公寓,完成南大门广场、龟山山体及中水绿化灌溉改造、附属幼儿园、新垃圾站、学生公寓空调安装等项目,开工建设第二食堂,固定资产总值由4.1亿元增至6.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30万册。推进信息化建设,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规划(2019-2023年)》,新建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全面完成校园网升级改造,实现了有线无线深度融合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启用网上办事大厅,师生“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加强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不断提升人防、物防和技防能力,学校被评为“平安高校”建设四星级单位、青岛上合峰会安全维稳先进单位。
(八)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责任落实,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作风进一步改进。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狠抓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持续推进制度建设,从严管党治党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察,做好防范和抵御宗教邪教向校园渗透工作。以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着力点,统筹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组织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确定“12345”发展思路,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立足事业发展,坚持好干部标准和人岗相适,加大干部选配力度,新提任92名处级干部,其中40岁以下干部51名;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加大干部培养培训、轮岗交流和实践锻炼力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持续推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能力提升。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独立设置党委统战部,推进统战团体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持续深化“三转”,强化监督检查,党内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面临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些变化中蕴含的机遇与挑战,以更加高远的站位、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深邃的眼光来审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我们必须看到,“十四五”时期学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新时代呼唤高质量高等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强国必先强教,高等教育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随着国家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以及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加快推进,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高等教育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核心要求和必然趋势,这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为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和山东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职业教育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等,到山东省层面的“双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等,为学校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转型发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机遇,为我们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布局结构优化之路、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是新时代呼唤高质量女性高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妇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和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为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离不开高质量的女性高等教育,而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规模必将持续扩大,这既为女子高等院校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契机,也更加坚定了学校办好女性高等教育、为妇女事业发展服务的决心。另外,从学校特色发展来看,近年来国家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等部署要求,也进一步坚定了学校立足现有优势特色、打造特色发展模式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压力,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要求,内涵式发展和办学规模扩大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选择性需求越来越旺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和山东省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各类高校的必然选择和共同任务。但是,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向规模要效益和先增数量后提质量的发展状况在一段时期内难以彻底改变,如何处理好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促进办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是学校“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挑战。
二是面对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学校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形势愈加严峻。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底蕴不厚,无法高就学术型人才培养定位,在竞争性项目上难以与本科办学历史较长的院校比肩和竞争,尤其在山东省对高等教育“扶优、扶强、扶特”的导向下,学校与高水平大学之间的差距愈加明显。此外,与应用技术类院校相比,学校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居多,在推进应用型转型方面困难重重,对接国家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在产教融合方面与职业院校相比差距很大。可以说,学校在“职”和“高”的博弈中艰难生存,如果不下定决心推进特色发展、推进应用型转型,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实施差别化发展,学校发展面临的处境将会愈来愈艰难,甚至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困局。
三是面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十三五”各项事业发展情况来看,学校各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结构不够优化,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服务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发展的能力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力度不够大,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基础薄弱,高层次科研成果产出较少;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博士化率较低,领军型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多元筹资办学的能力亟待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尚未完成,办学条件急需改善;推进改革的力度需要加大,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学校发展已经处在了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境地,需要我们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用扬鞭自奋蹄,切实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百年女大”战略愿景不动摇,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不动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建设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力推进硕士点建设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加快构建“1+3+N”特色发展模式和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二)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更加凸显,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与新时代男女平等事业、幼小教育事业、老龄人口与家庭建设事业紧密相关的学科融合发展优势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格局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应用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深入,服务经济社会和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办学深度推进,师生国际视野进一步拓宽;教育评价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内部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各项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特色教育与研究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文化品牌效应凸显,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坤德女大”“行知女大”“优雅女大”“绿色女大”“幸福女大”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基本达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要求,基本完成校园基本建设,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女子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具体目标
——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18000人左右,其中本科在校生比例不低于75%。新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基地至少5个,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达到100人以上。
——学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促进学科专业集群发展,建设结构合理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办学体系。整合资源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力争3~6个学科达到硕士点申报条件。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实现学科专业集群发展,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本科招生专业控制在45个以内。建成10个左右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左右。
——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持续提高,“十四五”末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成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20门左右,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左右,力争实现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学生获全国性学科竞赛决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和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达到200人次。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同类院校前列,优质就业率保持在75%以上,其中本科生升学率达到20%,就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科研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承担国家级项目15项左右,省部级项目150项以上,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达到2000万元,其中横向项目经费占比不低于60%。新建省级及以上学科人才团队、科研创新团队2~3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3个,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左右,发表高水平论文300篇以上。强化学报办刊特色,力争进入中国社科院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目录。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推动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式向应用型转变,实行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多元参与、多主体办学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本科专业校企共商、共享、共建全覆盖。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文旅产业、现代金融产业等,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其中省级产业学院1~2个。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服务咨询,产出一批高质量专利、智库、技术转化等应用研究成果,力争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培训人数达到10万人次以上。
——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队伍达到800人以上,新增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3人左右,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3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0%以上,教师国(境)内外访学进修达到50人以上,新增具有行业企业锻炼或实践经历的教师200人以上。
——国际化办学深度推进。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加快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化水平。申报举办1个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派出200名以上学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交流,省一流本科专业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比例不低于10%。
——内部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教育评价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逐步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立德树人机制、更加健全的教师评价机制、更加多元的学生发展评价办法、更加科学的选人用人方式。校院二级管理改革持续深入,责权明确、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的二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任期目标管理进一步优化,绩效考核制度更加完善,目标管理激励效应更加明显。
——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到2025年,财务收入总额达到4亿元以上,年均到账社会收入经费达到5000万元以上,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0.6万元,生均图书和教学行政用房基本满足办学需要。完成第二食堂(1.44万㎡)建设,根据需要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1栋(0.9万㎡)、学生公寓2栋(2.58万㎡)、学前教育实训中心1栋(0.32万㎡)、教学实训楼1栋(4万㎡)、养老服务实训基地1栋(0.92万㎡),推进龟山片区、唐槐片区开发建设。
——办学特色更加鲜明。“1+3+N”特色发展模式(1是指1个中心,即女性教育与研究;3是指3个重点,分别是儿童教育、健康养老、家庭建设;N是指多学科专业,即多学科专业与“1+3”的交叉融合)和差别化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识,基本建成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特色科学研究体系、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特色社会服务体系,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形成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的特色亮点。
“十四五”关键指标体系(KPI) |
一级指标 |
序号 |
二级指标 |
数量 |
指标属性 |
办学规模 |
1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个) |
[18000] |
约束性 |
2 |
其中:本科在校生比例(%) |
≥75 |
约束性 |
3 |
新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基地(个) |
5 |
约束性 |
4 |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数(个) |
[100] |
约束性 |
学科专业 |
5 |
达到硕士点申报条件的学科数量(个) |
3~6 |
约束性 |
6 |
招生本科专业(个) |
≤45 |
约束性 |
7 |
建成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专业(个) |
10 |
预期性 |
8 |
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个) |
2 |
预期性 |
人才培养 |
9 |
建成省级及以上一流本科课程(门) |
20 |
预期性 |
10 |
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门) |
3 |
预期性 |
11 |
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个) |
1~2 |
预期性 |
12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个) |
1~2 |
预期性 |
13 |
优质就业率(%) |
≥75 |
约束性 |
14 |
其中:本科生升学率(%) |
[20] |
预期性 |
15 |
中外合作本科办学项目(个) |
1 |
约束性 |
16 |
学生国(境)外学习交流(人次) |
[200] |
预期性 |
17 |
省一流本科专业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比例(%) |
[10] |
约束性 |
18 |
获得全国性学科竞赛决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和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数(人次) |
[200] |
约束性 |
科学研究 与社会服务 |
19 |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个) |
[15] |
约束性 |
20 |
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个) |
[150] |
约束性 |
21 |
年均到账科研经费(万元) |
2000 |
约束性 |
22 |
其中:横向项目经费占比(%) |
≥60 |
约束性 |
23 |
省级及以上学科人才团队、科研创新团队(个) |
2~3 |
约束性 |
24 |
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个) |
2~3 |
约束性 |
25 |
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项) |
[8] |
约束性 |
26 |
发表高水平论文(篇) |
[300] |
约束性 |
27 |
科技成果转化率(%) |
30 |
约束性 |
28 |
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个) |
1~2 |
预期性 |
29 |
社会培训(人次) |
[100000] |
约束性 |
人才队伍 |
30 |
专任教师数(人) |
[800] |
预期性 |
31 |
新增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人) |
3 |
约束性 |
32 |
专任教师博士比(%) |
[30] |
约束性 |
33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50] |
约束性 |
34 |
国(境)内外访学进修教师数(人) |
[50] |
预期性 |
35 |
新增具有行业企业锻炼或实践经历的教师数(人) |
200 |
约束性 |
资源与条件 |
36 |
年度总收入(万元) |
[40000] |
预期性 |
37 |
年均到账社会收入(万元) |
5000 |
预期性 |
38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
[0.6] |
约束性 |
39 |
大学生活动中心(栋/万㎡) |
1/0.9 |
预期性 |
40 |
学生公寓(栋/万㎡) |
2/2.58 |
预期性 |
41 |
教学实训楼(栋/万㎡) |
1/4 |
预期性 |
42 |
第二食堂(栋/万㎡) |
1/1.44 |
约束性 |
43 |
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栋/万㎡) |
1/0.32 |
预期性 |
44 |
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栋/万㎡) |
1/0.92 |
预期性 |
备注:1.[ ]内的数据是指该项指标逐年增长,到2025年应达到的数值。 2. 本科生升学率,是指本科生考研和出国留学深造的人数占比。 3. 全国性学科竞赛决赛奖励,是指参加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竞赛,获得国家级(全国性)决赛三等奖(铜奖)以上人次。 4. 年均到账社会收入,是指学校开展成果转移转化(不含横向课题经费)、社会培训、接受社会捐赠等实际到账的社会收入经费,一般到账社会收入=总收入—财政拨款—专户收入—横向科研收入+教育基金会筹集的捐赠收入。 |
四、战略举措
(一)实施学科专业集群发展计划,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
坚持“扶优、扶特、扶新、扶需”,围绕培育和孵化特色优势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紧密结合行业和区域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按照“战略引领、重点突破、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思路,继续强化学科建设意识,保持学科奋进发展,发挥好战略引领作用。加强学科资源整合与交叉集成,融合音乐、艺术设计、文化传播等学科专业,着力打造教育学学科;融合女性学、社会工作、妇女/性别研究、外语等方向和专业,着力打造社会学学科;融合经济学、会计学、旅游管理等学科专业,着力打造工商管理学科;推动多学科与女性教育和研究实现交叉融合;推动计算机、数学等理工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强化学科特色发展,按照“1+3+N”特色发展模式,组织实施“五个‘一’”学科特色建设工程,即多方合作、多措并举在重点学科中凝练一个特色方向,组建一支特色团队,打造一个特色研究平台,服务一个特色产业,产出一批特色成果,着力打造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品牌。聚焦学科重点突破,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重点培育教育、社会工作、艺术、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等6个优势学科,基本达到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条件。做好顶层设计,适时规划建设护理、大数据等新学科方向,积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强学科建设保障,强化人才支撑,聚拢研究方向,确保经费投入,持续推进重点学科和学科人才团队两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优势特色专业集群建设计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做强健康养老服务、儿童教育和工商管理专业群;强化学科专业支撑,围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做好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对接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产业,做精旅游管理、现代金融、创意设计专业群;培育和发展女性学、音乐教育、家庭教育等专业(群)。适度发展数据计算与应用等理工科专业,增设符合社会需求和专业集群发展需要的新专业和专业方向。根据新文科、新工科建设要求,推动传统本科专业转型升级。建立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建设效果较差的专业,逐步减少招生规模、优化调整直至撤并。对接新时代经济社会新发展、高等教育新变化以及四新专业、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新要求,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建设,持续推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量保障有效度以及结果满意度。
(二)实施五育融合育人计划,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完善五育融合育人机制,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实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思政课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统筹优化课程资源,创新内容供给,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对标省级示范马院建设标准,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努力建成省级示范马院。实施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提质升级计划。强化专业思政育人功能,建设5~7个思政示范专业;继续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示范课以及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实现每个专业均有3~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着力打造课程有示范、教师有榜样、教学有研究、成果有固化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力争在高层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中实现5~8项的突破。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深化实践教育,拓宽日常志愿服务,促进暑期社会实践与学科竞赛、专业调研、毕业设计等融合,提升实践育人效果;加强网络育人,发挥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突出美育教育,制定《山东女子学院美育教育实施方案》,以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构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加强劳动教育,制定《山东女子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劳动教育专项实践活动,构建以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体系。健全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大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达成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的教育教学目标。
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各专业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各专业结合“四新”建设需要,探索和实践“专业+”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教学院部试点实验班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建设,鼓励各院部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优势特色专业集群,新建3~5个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在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实现突破。继续推进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改革,支持和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逐步扩大学生对课程以及任课教师的选择权,继续实施学业预警与学业导师制度,探索建立专业学分互认及学习成果存储、积累和转换机制。推进学业评价改革,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推行非标准化答案考试改革。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打造创新创业课程金课,加强学生创业培训辅导,孵化高层次高附加值创业项目,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借助山东女子创业大学平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社会。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的统一管理,重点打造商科实验实训中心,突出养老服务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优化数字媒体实验实训中心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水平和利用效率。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支撑平台和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强化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形成校内外相结合、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深度推进课程建设。实施“平台+模块”的应用型课程体系重构计划,重构应用型课程体系,鼓励跨学院共建共享学科基础课程,在学校“平台+模块”基础上,自行设计符合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平台模块和课程体系。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经过5年左右的建设周期,达到课程建设方案确定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目标。继续实施优雅女大学生培养计划,组建女性教育团队,完善社会性别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四自”精神、创新创造精神的新时代优秀女性人才,塑造女大学生内外兼修、知性高雅的优秀品格。依托妇女/性别理论研究成果,加强女性学通识必修课程建设,发挥女性学课程在“四自”精神和先进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利用教育、艺术、文学、语言、经济和管理等学科优势资源,规划、开发特色通识选修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将“四自”精神和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构建校、院、专业、课程四级监控与保障体系,发挥学校质量评价的主导作用、教学院部质量保障的主体作用,以及专业、课程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基础作用。完善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发挥质量标准与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推进专项评价工作,健全教学自我评价制度,有序推进专业认证评估、课程评估和院部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强化内部质量监测与督导,加强校院二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利用好教学状态数据库,建立教学质量动态监测机制。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政府、企业、行业的沟通与联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培养、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实现教育与经济发展、技术革新、社会需要的深度融合。强化科教协同,推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推动科研平台、基地等对本科生开放,推动本科生进课题、进团队、进项目,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坚持“三全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和价值塑造为引领,研究制定《“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全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三全育人”体系。持续推进大学生文明素养教育和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素质和道德行为规范。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服务学生的常态化、精准化工作体系。努力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创建高校心理健康省级示范中心。
(三)实施科研筑峰计划,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
坚持为经济社会和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发展服务,突出应用科研导向,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聚焦“三大”重点任务方面实现突破,逐步实现高水平科研成果大幅增加,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研人才高质量大幅提升,科研评价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加强科研项目与成果培育。加大项目与成果扶持、引导力度,继续为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提供配套经费支持,提升科研竞争力,提高科研成果产出,不断壮大科研体量。继续实施“高水平科研项目培育基金计划”。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1+3+N”特色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揭榜式”“招标式”项目培育方式,提高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培育精准度,实现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数量的稳定增长。继续实施“科研成果攻坚计划”。丰富种子成果库,以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为导向,加大高质量成果培育力度,加速产出代表性科研成果,争取实现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妇联优秀成果奖的新突破。
打造特色研究体系。加强特色研究团队建设,围绕妇女/性别、儿童教育、健康养老、家庭建设等领域,建设专兼职相结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研究团队。加强特色科研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和建设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学前教育研究院(山东省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家庭研究院、山东省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地等特色研究平台。打造特色研究领域/方向,开发并建立性别研究中心数据库,建立面向全国的女性研究网络数据平台和服务体系,把妇女/性别研究平台建设成为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阵地;把学前教育研究平台建设成为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学术研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决策咨询中心;把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健康养老政策、制度、服务等研究中心;把家庭研究院建设成为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创新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妇女/性别、儿童教育、健康养老、家庭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汇聚力量,集中攻关,实现高质量科研成果的突破和特色研究方向上的聚集。加强特色学术交流,强化《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关注新时代妇女/性别研究重大议题,打造妇女/性别研究的学术高地。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施“应用科研能力全面提升计划”,加强科研项目训练和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科研能力。激励推动各院部紧密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需求,加强平台和基地建设,每个院部至少与一个政府部门或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智库平台、联合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和新型研究机构,争取省部级科研实验室/基地/中心立项。推动应用型研究项目建设,加大特色研究支持力度,引导教师结合行业、产业搞科研,培育高端智库、技术服务等实践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争取产出一批高质量专利、智库、技术转化等应用研究成果。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多元参与、多主体办学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完善科研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加强科研日常管理,精简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水平。高度重视科研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科研诚信管理,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四)实施人才引育计划,着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坚持引育并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优化师资配备。加大优秀师资引进力度,稳步扩大师资队伍规模,确保教师数量与在校生数保持合理比例。支持校内教师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完善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国家机关轮训、挂职兼职的制度。完善产业精英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吸引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到校任教。推动校企联合组建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基地和联合研究平台,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敬业爱生、教学能力出众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百名博士引进培育计划,重视引进优秀青年博士和海外留学人员,加大对教师在职读博的支持力度,大力提升专任教师博士比例。持续推进“北大山人才工程”项目,支持优秀人才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团队,支持优秀人才申报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人才工程,力争取得省突贡、省杰青、国务院政府特贴等人才项目突破。高度重视学术带头人和团队引育,加大柔性引才引智力度,继续推进学科人才团队建设,确保一个专业至少有1名专业带头人、一个学科至少有3名学术带头人,力争建设省级及以上学科人才团队、科研创新团队等2~3个。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完善多部门联合培训机制,建立从岗前培训、教学科研基础能力培训、应用型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到政企一线实践培训、终身学习培训的多层次、全方位教师能力培养培训体系。重视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持续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导航计划”,做好传帮带工作。推进教师发展国际化计划,鼓励支持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留学和访学研修,鼓励教师和人才团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质量导向,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逐步建立以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的人才评价标准。深化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改革,开展新一轮岗位设置和聘用,探索分类设定教师岗位,适时下放教师聘期考核权,发挥二级院部办学主体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向教学科研一线岗位倾斜,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办法,逐步提高师资队伍待遇。加强人文关怀,积极协助人才解决难题,努力解除人才发展后顾之忧。
(五)实施国际化办学推进计划,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适应全球化趋势要求,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中求进,不断强化国际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利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规模,提高国际化水平。
加强国际交流。按照“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的原则,积极开展师生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省公派资助、学校资助、暑期团组国(境)外培训、因公临时出国(境)的对外交流体系。结合学科以及科研平台建设需要,加大外籍教师引进和教师国(境)外留学或访学研修的力度。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每年举办国际会议、论坛等。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国(境)外实习、培训、夏令营、文化交流活动、国际竞赛等,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扩展国际化视野和培养全球胜任力的机会。积极参与世界女子高校联盟的工作,扩大学校国际影响。
深化国际合作办学。加强与优质伙伴的合作,积极寻求新的优质合作伙伴,加大合作力度。进一步深化与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外知名女子大学以及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互派优秀本科生的规模,推动联合招生培养,实施学生互换、学分互认、“2+2”“3+1”“3.5+1.5”学位互授联授等多种类型的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适时推进来华学历留学生教育工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引进一定数量的中外合作应用型课程和教材资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利用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继续推动院部办学国际化进程,各院部要加快办学国际化步伐,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或制订、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师资引进与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常规运行、管理改革与创新等方面,主动借鉴和吸收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相关学科专业的办学经验。
(六)实施文化引领计划,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质量文化、环境文化为主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质,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校训精神和女院精神为主线,完善校史馆建设,传承学校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推动形成以女大为荣、以办好女性高等教育为使命的强烈爱校意识和事业意识,使之成为全校的文化共识和行动指向。激励文化创新,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山东妇女运动发展展览馆和女性红色文化展览馆,力争推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优秀文化成果。培育“坤德、行知、优雅、绿色、幸福”女大文化,激励师生员工以行致知、至善尚美的精神追求,铸就“百年女大”气质品格。打造“清照”书院品牌,办好清照讲堂、清照学堂、清照论坛,形成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坚持依法治校,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变化,及时修改、完善学校章程,使章程稳定性与适用性相统一。完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机制,规范规章制度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订、解释、废止程序,建立健全合法性审查和定期清理长效机制,推动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制度宣传教育,完善制度落实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建立制度执行监督反馈机制,强化依法治校、依章办学、依规行事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形成人人知晓制度、主动认同制度、严格遵守制度、自觉执行制度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以推动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为共识,牢固树立质量理念和标准意识,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服务等质量标准,强化质量评价与监控,将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全过程,内化为师生的行动自觉,形成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普遍共识。
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坚持绿色办学理念,以打造绿色人文校园为目标,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建设,推进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提升校园环境建设品位,建设简洁优雅、和美秀丽的花园式校园环境。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规范使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突出标志性景点打造,在校园绿化、景点楼宇布置与命名等方面体现女院精神和女性文化特点。整体设计、布置办公区域环境,营造环境优良、积极向上、办事高效、服务周到的办公区文化氛围。践行资源循环理念,建设绿色、雅致、低碳、智能的校园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贯彻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决防范和清除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强化思想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功能。坚持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监督执纪,强化正风肃纪,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立足事业长远发展,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人岗相适,选优配强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拓宽干部选拔渠道,对于素质和能力符合选人标准、又是学校急需的干部人才,大胆引进并予以重用。建立健全岗位锻炼、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的多层次管理干部培养体系,以提升干部政治能力、业务能力为重点,开展分类别、分层次、精准化培训;完善干部轮岗、交流任职制度,鼓励干部在行政部门与院部之间交流任职;加强干部实践锻炼,选派干部到党政机关、省内外高校、基层挂职锻炼,创造条件选派干部到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任职锻炼,支持干部到有关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提高干部的适应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管理,建设合理的干部梯队结构,保证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探索建立管理干部队伍与教师队伍互通立交桥。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完善绩效导向的干部考核制度,积极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形成鼓励改革、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在全校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积极进取、干事创业的优良风气。
(二)深化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立足学校实际,加强女性高等教育研究,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总抓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保障持续健康发展、彰显办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体制机制。
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破“五唯”为导向,以激发发展活力为目标,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明确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实施步骤,坚持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切实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有效性,逐步构建更加完善的立德树人机制、更加健全的教师评价机制、更加多元的学生发展评价办法、更加科学的选人用人方式。
深化校院二级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职责明确、权力到位、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扩大二级院部在进人用人、教师考核评价、津贴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制定《二级院部社会服务收入管理办法》,激发二级院部办学活力,增强二级院部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适时将教职工奖励绩效工资评定权下放到各院部。发挥学校层面战略规划、组织协调、资源筹措、服务保障职能,为各院部自主办学营造宽松的环境。
完善社会参与治校机制。进一步扩大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的协同联合办学,完善社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加强与各级政府和各级妇联的密切联系,建构多样化的政府和妇联支持办学机制。加强与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办学,发展紧密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资源筹措等多工作中来。建立政行企深度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和学院(专业)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促使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办学,为学校建设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完善任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继续实施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发挥目标牵引作用,优化动力传导,确保领导干部有事做、能做事、做成事。建立健全以责任目标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对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实现情况的考核评价,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奖优罚劣,树正气、创新风,提高发展效率。
(三)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保障有力的资源配置体系
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坚持科学定位、整体规划、持续推进,推动资源配置更优化、权责关系更协同、保障服务更高效,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千方百计增加收入。积极拓宽资金渠道,汇聚社会资源,实现多元投入、合力共建。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大运作力度,争取政府事业拨款收入和专项投入逐年增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资金需求。适时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学费收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利用学校智力和环境资源条件,拓宽资源筹措渠道,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全面推进继续教育,支持院部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增加办学收入。发挥教育发展基金会作用,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加强校友联络,广开资源筹措渠道。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切实保障家庭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加快推进条件建设。切实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根据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大融资力度,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落实校园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基本完成校园基本建设,完成第二食堂建设项目,根据需要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教学实训楼、养老服务实训基地,适时推进龟山片区、唐槐片区开发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改革预算分配方法,实行切块管理,以绩效实现与考核为抓手,完善资源配置体系,形成绩效考核与资源分配机制、资源成本分担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资产有效利用机制、市场机制。完善资产管理体系,构建以制度为导向的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探索资产绩效管理模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规范经营性资产管理,提高经营创收能力。继续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优化后勤运行机制,打造后勤服务和保障标准化体系。完善节能监管平台,推进节能校园建设。加强图书馆和档案馆建设,推进纸质和电子资源、配套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外文数据库,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强化文献资源对学科专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推进校医院建设,提升医疗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大学城的教育资源优势,加强校际合作办学,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利用。
增强信息化保障能力。在完成2019-2023年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强化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能力。开展“数治工程”,优化“一网通”“一表通”“一号通”,建设聚合多元身份、灵活扩展认证、强大授权适应的用户中台和跨平台开放、全终端融合的智慧校园门户与数据中心。开展“赋能工程”,建设全域资源统一管理应用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创新的深度融合,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探索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打造“高度互联、智能感知、深度共享、全面协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智慧环境。完善信息安全和信息素养培训体系,强化校园网安全和运维保障,提升多层次纵深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推进校园安防体系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意识,构建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系统,继续推进智慧安防平台建设。加强安保人员培训,提高安保人员素质,建立以人为本、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安保机制。加强与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坚持预防关口前移,建立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机制,完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六、规划实施、监测与评估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规划监测评估领导小组,负责统筹人力、物力、财力,推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研究提出推进目标任务落实的基本思路和重要举措,研究解决规划落实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具体推动“十四五”事业发展总规划以及分规划的落实。
统筹推进实施。加强规划实施与国家、山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衔接,以五年规划为依据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将中长期发展目标与年度工作目标有机衔接。加强规划与分规划、院部规划的衔接,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分别制定分规划和院部规划,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完善“编制—实施—评估—调整—实施”机制,把握规划实施进度。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统计分析、中期(2023年)和终期(2025年)监测评估,统计分析和监测评估结果纳入部门和院部年度考核、任期目标管理。根据统计分析和监测评估报告,就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提出改进措施,破解发展难题,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
深入宣传发动。面向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学习和解读,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战略任务的认同感和推进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规划落实。
附件:1.“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监测评估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十四五”关键指标体系年度任务指标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