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慕课”看大学教育改革

作者: 时间:2014-06-29

当下,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经演变为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方式,它已从最初的高校自身优秀教学资源的展示,向跨学科教学、高端综合教育及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多元化、高水平网络互动课程发展,并加速从最初的面向本国教学向面向世界的开放教育升级。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教育大国都有不少知名高校,已先后向全球学习者推出了开放课程项目。同时,国际性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组织正在逐步形成。

从发展形态与趋势看,幕课教育与以往网络远程教育和传统大学教育相比,呈现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大规模、开放性的教学边界;二是低成本、易获取的教学方式;三是重需求、分众化的教学内容;四是多维度、个性化的教学导向。它正在引发大学传统学习形态的根本性改变和社会个体学习方式的重大变迁,不仅给教育技术手段,而且给教育观念、体制方式和人才培养过程等多方面带来强烈挑战和深刻影响。

鉴于此,我国高校应当认真思考幕课的发展,针对现有的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态等,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努力实现从规制性教育向分众化教育转变。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大众化不等于人才培养模式“千人一面”的规制化。无论从变化的社会需求看,还是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看,素养与特色兼备,“细分”与“跨界”结合,是形成职场人才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从幕课的发展轨迹看,它恰是对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分众化满足的结果。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高等教育的改革指向,无论是学校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还是教育教学特色的提升,都应在优先满足国家人才培养规格和数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总基调上,更加注重和细化学习者需求的分众化与针对性。这种针对性,既包含着按照国家和社会需要对个体需要的有效引领,也包含着对益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合理需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的满足。既要注重不同群体的同一需求,更要注重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还要注重同一群体在不同时期的需求变化。

其次,努力实现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建构转变。幕课教育所显示的多样性教学内容,不仅仅实现有形知识的传递,更是在完成无形价值的建构。教育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维认知取向、价值判断导向,正在以充分满足学习者视听接收习惯和心理欣赏习惯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受众、特别是青年受众的思维与行为,建构着受众观察、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和解读角度,在倡导和推崇特定的价值判断。从国内外受众喜爱的幕课课程分析,除去大学声望与授者个人学术声望之外,独特性与整体性的逻辑吻合、学术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统一、科学性与生动性的相互渗透、权威性与互动性的彼此呼应,是其基本特点。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应当积极借鉴、分析和学习这些典型案例,加大现有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态的改革力度,把教学知识传递的过程真正变成教育价值建构的过程,进而在各种流行的社会文化思潮中,树立和彰显具有中国气派、大学品位、人文情怀、科学底蕴、世界眼光的中国高校教育课程品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冯培)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紫薇路2200号 250300   玉函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济南玉函路45号 电话:0531-86526013  86526126
女院发展规划处 Copyright(C)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246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1302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