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原泛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家超脱社会现实的、个人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早期的西方大学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以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故给人神秘和高深莫测感,被称之为“象牙塔”。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大学逐步走出了“象牙塔”,与现实联系日益紧密,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越来越高。
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是大学演化的三阶段。最早的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从16世纪开始,大学功能开始转变,其主要标志是德国人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开始转向对科学的研究。18世纪,一批在德的美国留学生回国后,按照“教育、科研”两个“中心”来创办大学。并逐渐围绕本区农业和工业发展。这就逐渐演变到了“为社会服务”。从高等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大学已越来越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有日益加强之势。
其实,大学这种发展和变革也是起起落落,几反几复。特别在围绕理想与现实、人文与科学、理性与功利等方面,大学也历经激烈的矛盾冲突。事实上,20世纪西方教育思潮和大学教育的改革,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不断冲突、校正、制衡的二重奏。这种现象曾经被称为“教育的钟摆”。
大学与社会最终“亲密接触”应该说是一种大势所趋。目前世界上包括美、英、法在内的所有发达国家,其主要的科研成果,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绝大多数从大学产生。大学对世界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比如,因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才诞生了“硅谷”。引发“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动机”就是大学,大学是社会的引擎。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我国的大学也必然要走这条路。
许多有识之士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会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众生活、历史事实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对所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实的生活,必然融入整个外部环境,唯此,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国外,很多新技术、新发明都是由企业直接投资大学,完成科研成果、搞完中试后直接推向市场、服务社会,产学研三位一体。国外很多大学的校长、教授同时在企业兼职或任职,很多教授本身就是企业老总,一项产品开发出来了,研究生、博士生也带出来了。这种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立竿见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向社会中心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快,对社会的推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影响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比如美国兰德研究院就是美国政府的重要“智囊团”之一。在我国,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南京大学的“江苏省发展论坛”等高校机构,因不断为政府或企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参与当地的重大战略决策,颇受瞩目。
大学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必须走出“象牙塔”。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为什么那么低?科技成果对社会的贡献率为什么不高?很多科研成果经过申报、评审后都锁到了抽屉里。这里有体制的问题,也有大学脱离社会、远离现实的原因。
大学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提高大学应变和适应能力需要,缩短科研与生产之间周期的需要,促进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同时也是自身利益生存发展需要。中国高校近三分之二的经费不是靠政府,相当一部分要靠自己到社会上去挣。
教育是一个公共产品,人才不能定价,但教育投资和运行必须产业化,必须按照基本的市场游戏规则介入社会。所有高校大部分经费存在缺口,政府投入不足四分之一。试想,如果不积极挖潜,不主动面向经济主战场,不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不紧紧贴近企业和社会办学,要维持正常运转都难,更别提可持续发展。
大学作为一种与社会政治、经济机构鼎足而立的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应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但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对社会的依赖,更直接地说它对外来经费的依赖越来越多,这是否使大学面临一个极为尖锐的选择,会不会出现因利益驱动而丧失自立的价值取舍?
“发动机”是汽车的引擎,引领车子前进。大学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服务社会,更要超越社会、引导社会前进。在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逐步迈进的过程中,大学不仅应坚守自己的学术品格和价值追求,还应自觉以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引导社会前行。
这就需要大学充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兼容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念和利益方式,尊重和顾及尽量多群体的利益,建立与社会合理对接的良性机制,同时,更需要社会为大学提供一块肥沃的土壤。事实上在这方面,西方一些国家建立的多元化大学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创造,它们在服务于文明社会的众多领域和坚持其独特的价值追求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极具参考价值。